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约40-90%的人,一生中的某些阶段都会经历一些创伤性事件,但不是所有经历创伤事件的人都会发展为PTSD。普通人群中PTSD的患病率为7-12%。
PTSD患者:出现高度警觉,反复闯入的意识或体验,与社会隔离的回避行为,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创伤性事件回忆困难等症状。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
1.重新体验症状
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包括反复出现以错觉、幻觉或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flashback,症状闪回,闯入性症状)。
(1)在不需要刺激或者相关引发物时,PTSD个体可能会生动地看到当时的情境,好像创伤再次发生。此时,患者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
(2)反复闯入记忆的痛苦事件,会以梦魇的形式出现。在梦境中,会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产生与当时相似的情感体验。患者常常从梦中惊醒,并在醒后继续主动延续被中断的场景,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3)如果遇到与此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或者是实际的线索,都会引发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恐惧、恶心、抑郁等),或者是生理反应(心跳加快、出汗、呼吸加快等)。
(4)反复体验性症状给个体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一方面,患者难以控制症状发生的时间和次数;另一方面,症状会引发患者强烈的痛苦感觉。
2.回避症状
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许多患者存在着情感麻痹的现象,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患者试图在生理和情感上远离创伤)。
(1)回避的内容包括:具体的场景,有关的感受、想法、话题,甚至出现选择性失忆。
(2)患者给人以木然、淡漠的感觉,与人疏远、不亲切、害怕、罪恶感或不愿意和别人有情感交流。
(3)患者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甚至格格不入。难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难以接受或者表达细腻的情感,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规划,觉得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严重的则采取自杀行为。
(4)患者情感上的麻木并非创伤性体验导致,而是其对负性情感刺激常常作出过度的回避反应所致。
(5) 对创伤记忆的回避可以暂时缓解痛苦,但是却强化了回避行为。
(6)情感分离是为了切断侵入性创伤记忆与痛苦情感之间的联系,但是,严重时也阻碍了患者与他人建立正常联系,享受日常生活,保持创造力,计划未来。患者为了避免回忆起创伤和与之相联系的痛苦经历,往往以一种单调固定的方式生活。
(7)情感麻木代表了PTSD、抑郁和分离症状的重叠。
3.警觉性增高(易激惹)症状
(1)在创伤暴露后的第一个月最普遍、最严重。
(2)出现睡眠障碍、易激惹或者易发怒、容易受惊吓,难以集中注意力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3)患者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环境中的威胁性信息(高度易感性)。
[孩子网络成瘾怎么办?泰州哪里有好的心理咨询师?泰州有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吗?心理有问题怎么办?泰州哪里可以心理咨询?泰州有没有心理医生?泰州比较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在哪儿?泰州心理咨询、泰州心理辅导、泰州心理治疗请预约泰州学院心理学教授、泰州心理医生、泰州心理咨询师、泰州心理治疗师仲稳山(15852951166)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