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泰州市海陵区语润心理咨询工作室官网

关于语润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泰州市海陵区语润心理咨询工作室

15852951166 15161062380地址:泰州市海陵区乌巷50号
(尚品国际大厦C区607室)

如何处理青少年学生的厌学问题
一、青少年厌学的本质是什么?
    1.青少年学生的厌学现状
    调查发现: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厌学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厌学的极端状态是厌学症,它与一般的厌学情绪不同,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会导致辍学。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什么?
    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3.情绪是怎样生成的?
    (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肯定或否定),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
   (2)当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喜悦、满意;反之则会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悲痛、愤怒、生气等。
    4.厌学中的是什么意思?
   (1)厌学中的“厌”就是讨厌、厌烦、厌倦,厌恶,腻烦、反感,而讨厌、厌烦等则是消极的情绪体验。
   (2)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青少年学生也存在不同层次的需要,如果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悦的积极情绪,而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
     5.厌学中的包括哪些内容?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学习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学习,以及抽象逻辑的理解和空间思维的想象。
    6.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满足吗?
    学习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各种活动过程。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在哪些方面、哪个层次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呢?如:
   (1)在学校与班级的学习与活动中,学生的某些生理需要能够获得满足吗?(吃饱、吃好、休息好,及时上厕所等)
   (2)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吗?(不被同学殴打、不被老师体罚、不被别人偷去东西、不被别人损坏东西等)
  (3)学生能够与老师、同学有正常的社交吗?(语言与非语言的交流尤其是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同桌关系、邻座关系、同性关系、异性关系、班级之间交往、校外的伙伴关系、网络关系等)
  (4) 能够获得自尊感吗?(自尊=成功÷抱负:学校班级的排名次、各种考试后的感觉、各种竞赛活动的参与度等)
  (5)能够被老师、同学、家长尊重吗?(被老师表扬或批评的情况、被同学赞扬或嘲笑的情况、被家长肯定或否定的情况等)
  (6)能够发挥自己的所长吗?(学校的学习让学生是否获得成就感、学生经过智力多元化分析后的长处、音乐天赋、舞蹈天赋、美术天赋、武术天赋、棋类天赋、数学天赋、游戏天赋等)
   (7)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吗?(无趣、有趣、兴趣、乐趣、志趣,失败、后悔、压抑、痛苦、放弃)
    7.厌学与逃学的关系
     联系: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经常是一对孪生兄弟。人们常把逃学和厌学联系起来。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
    区别:(1)厌学侧重于情绪反应,是对学习活动的厌倦、厌烦、讨厌;而逃学侧重于行为活动,是逃避、逃离、逃开学习的实际行动。(2)厌学的学生不一定逃学,他可以继续在学校学习;而逃学的学生也不完全是厌学,有时是外界的诱惑造成,也有可能是意识到某种危险会伤害自己而逃离学校。
注意:有时厌学和逃学是青少年抑郁症等精神疾患的一种结果。
     二、青少年厌学的表现有哪些?
    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
   1.躯体化    (1)最常见的每到上学前,就喊“肚子疼”、“头痛”、“拉肚子”、“要尿尿”等;(2)在学校里、班级中嗜睡、打瞌睡、浑身发麻、手抖、腰疼、经痛、颈痛、眼痛、牙痛、胃痛、胸闷、气短、心跳加快、食欲不振、便秘等。
   2.情绪化     (1)最常见的是:烦躁、发无名火,哭泣,骂人。(2)情绪低落,易激惹,有时有歇斯底里。
   3.人格解体  (1)周围物体变形、不真实;(2)课桌和椅子发生摇晃;(3)同学声音变调、人像变形。
  4.社交功能下降(1)自主性语言减少,不愿见老师和同学,甚至以前的好伙伴也不愿意交往;(2)上学前总是在家里磨蹭,不愿出门,制造来不及上课的事件。
   5.学习功能下降(1)上课不能够集中注意力,打不起精神,听不懂老师的讲授,跟不上班级的学习进度;(2)下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或者蜷缩在教室的座位上,无视同学的喧闹;或者极其讨厌同学的活跃氛围;(3)不愿做作业,或者总是完成不了作业;(4)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也不能够静下心来看书;有的虽然在看书,却“怎么看不进去”,始终在一页上徘徊;(5)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6)旷课或逃课。
     6.其他活动显著增加 (1)玩手机;(2)玩游戏;(3)玩打球;(4)看小说;(5)购物;(6)网聊:(7)结交不良社会青年;(8)出入KTV;(9)参与打架;(10)寻求异性刺激;(11)吸食毒品等。
    注意:诊断时,要能够鉴别出学生是否是精神病性疾病导致的症状。
    三、青少年厌学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从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中,我们可以逐一找寻学生厌学的原因。不外乎这几点:生理原因(生理变化期)、心理原因(认知、意志、性格)、社会原因(家庭、学校、社区、社会)。
下面是导致青少年学生厌学的具体原因:
    1.家庭方面
   (1)期望值过高。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已属普遍,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用“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强迫孩子学外语、背诗词、弹钢琴等等,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要求的标准,动辄严厉惩罚,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同时对学习产生反感,甚或与家长对抗,有的还发展到因丧失生活的信心而轻生。
   (2)过渡溺爱。家庭条件优越,家长过分溺爱,生怕孩子吃一点辛苦,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都是父母帮助解决,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努力和付出的行为活动,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养成坚持性差,意志薄弱,形成畏难、怕苦、不愿独立思考的习惯,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就厌烦上学、背书、做作业。
   (3)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缺少正常关爱。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等原因,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放任自流,没有正确方向的引导,性格孤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2.学校方面
   (1)教师“厌教”,课堂没趣味,学生受影响学习没兴趣。
    教师态度不正、不民主、盛气凌人,学生厌烦这样的老师,进而不愿听他上课,厌学这一学科;教学内容不丰富,讲课照本宣科,听了收获不大,听着没劲;教法不活,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不管你愿不愿听,讲了就算;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越大,厌学心理越重。这样的教学,学生像受罪,他怎能不厌学!
    (2)学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量化学习成风,不考虑学生的情绪反应。
     对于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处于低水平的学生,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分数,而恰恰是“自尊心”。 其实,只有在学生遇到了力不胜任的学习任务时,他们才会变得懒惰起来。
一旦学生的学习受制于分数,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没有智力活动的欢乐,没有认识的欢乐,就必然把学习变成一种枯燥无味的苦事了。
    在传统教学体系中,要是没有分数,教师就像一个陷入敌阵而失去战斗力的士兵一样束手无策。
    (3) 学好不表扬,学差挨批评。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需一要不断鼓励和被肯定,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还处在心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更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评价,而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得到的少之又少,而消极的评价正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不容忽视的原因。
    (4)学校取消音、体、美等带有娱乐性、游戏性的课程。
   3.自身方面
(1)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或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多见于神经过分敏感和性格内向的同学。
(2)对学习的期望过高,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唯恐成绩下降。
(3)对考试和平时的学习信心不足,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自卑心理严重。
(4)学习生活欠规律,学习方法不科学,不适应新的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做到劳逸结合,造成不良的身心状态。
(5)学生本身对为什么学习不明确。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者只是有书读就可以,而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4.社会方面
  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蔓延。
(1)唯利是图、权力至上、“金钱万能”的陈腐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
(2)社会上“文盲大亨”的出现,成为不学习人成功的楷模。
(3)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的影响,误认为知识不重要,花钱读书不合算,认为知识够用,不如早点参加工作或经商赚钱好。面对苦读几十年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失业、难就业的现象让许多学生认为,学历再高又能怎样?
(4)社会阶层的固化,让寒门子弟失去通过读书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
   5.学习本身的局限性
(1)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而这种需要心智努力的事情,都伴随高度的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心理疲倦感。
(2)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无论进行什么性质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多多少少的令人产生厌倦情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持续努力学习十几年,甚至更长。
所以,学习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就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从而导致厌学。
   四、如何对厌学的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近期目标----到学校
辅导对象:已经习惯性旷课或逃课的学生。
辅导目标:让其回归学校的课堂。
(1)主动接触,收集信息。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要改变心理咨询的咨询方式,变被动在心理咨询室接待学生及家长为主动接触有旷课、逃课现象的学生本人及其家长、任课教师,尤其要了解班主任和该学生的同学及玩伴。
(2)对旷课、逃课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
(3)与该生一起探讨回到学校、班级的可能性。
(4)帮助协调解决妨碍该生回归学校的各种(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的)现实问题。
(5)与该生及其家长,甚至班主任老师签订回校协议。
(6)举行某种象征意义的回归仪式。
   2. 中期目标----不厌学
辅导对象:已经习惯性旷课或逃课的学生;没有旷课、逃课但具有厌学情绪的学生
辅导目标:让其不讨厌学习。
(1)协助该生改变班级的学习环境,改善师生关系,改善生生关系。
(2)帮助该生设立分层的学习目标。
(3)帮助该生寻找恰当的学习方法和休息方式。
(4)帮助该生寻找学习的兴趣点、兴奋点。
(5)训练该生的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6)该生遭遇挫折时,引导其宣泄情绪,陪伴其面对挫折。
(7)协助家长、老师和该生一起分享其每一小的进步和小的成功。
    3. 长期目标----喜欢学习
辅导对象:曾经厌学的学生。
辅导目标:让其喜欢学习。
(1)举行学习心得交流沙龙,让曾经厌学而现在明显进步的学生主持沙龙活动。(同伴激励)
(2)与该生一起探讨学习的前景和生活的愿景。(愿景激励)
(3)聘请课程老师与该生一起探讨和选择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激励)

泰州心理咨询泰州心理治疗泰州心理辅导请预约泰州心理咨询师泰州心理医生泰州心理治疗师、泰州学院心理专家仲稳山教授)


联系我们/ INTRODUCE

联系人: 移老师
手 机: 15852951166 15161062380
Q Q:156181241
邮 箱:156181241@qq.com
网 址:http://www.tzxlzx.com.cn
门诊地址:泰州市海陵区乌巷50号尚品国际大厦C区607室(泰州市人民医院北院南侧)

门诊地址: 泰州市海陵区乌巷50号尚品国际大厦C区607室(泰州市人民医院北院南侧) 咨询热线: 15852951166 15161062380
2015-2018 泰州市海陵区语润心理咨询工作室  版权所有 2013-2018 邮 箱:156181241@qq.com
苏ICP备17048047号-1 技术支持:创意在线
156181241 备案号:苏ICP备17048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