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性病只有5种,包括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把性病概念扩展到“性传播疾病”上,指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除了原来 的5种性病外,还囊括了艾滋病、尖锐湿疣等20多种疾病。
一、我国性病的流行状况如何?
在我国,梅毒、淋病是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性病,同时,艾滋病的发病数也在迅速上升。
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在甲、乙类传染病中,梅毒共报告174506例,占当年报告发病数的第四位,第五位的病种是淋病。而2007年,梅毒上升了24.09%,仅次于肺结核、乙肝,位居第三位。2007年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性病控制中心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联合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再次证明了中国梅毒发病率迅速攀升:1993 年每10万人中,梅毒发病数不足0.2例,而2005年每10万人中仅一期和二期梅毒发病数就达到了5.7例。
梅毒和淋病等传统性病为什么能迅速在全国流传开?说到底还是性过度解放的问题。过度性解放,给性病传播创造了两大条件:(1)多性伴侣。梅毒、淋病这类传统性病,只通过性行为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几率自然越大。中国CDC 2003年性病患者的调查显示,超过94%的人都是通过非婚性行为而感染疾病的。(2)高危性行为。2002年美国CDC研究发现,只有40%的15—44岁男子在最近一次性经历中用过安全套。《2003年全球性调查》显示,在与新伴侣发生第一次性关系时,有70%的中国人不使用安全套。我们无法获知陌生人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感染了性病?或之前做过什么?所以,要预防性病,就要杜绝和陌生人发生性关系。
从世界各国范围来看,性病易感者正从性工作者、吸毒人群,渐渐向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蔓延开来。2007年,英国新增性病患者397990人,一半人年龄在16至24岁之间。其中,16—19岁男孩,患梅毒的人数增加了25%,女孩增加了20%。美国2000年有将近1.89亿新感染病例,其中910万人介于15到24岁之间。
大多数性病在急性期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有的还会产生后果严重的远期损害。如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除了会引起男性尿道炎症外,还会损害输精管,造成男性不育症,对女性来说,则可能破坏输卵管和子宫内膜,造成不孕症或宫外孕。
二、什么是艾滋病(AIDS)和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又叫艾滋病病毒,它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png)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两个:
一是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png)
二是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png)
就艾滋病来说,从感染到发病死亡前都属于传染期。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将终生具有传染性。因为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国家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当国家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HIV(+),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有几个?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
血液途径传播
性途径传播
母婴途径传播
五、艾滋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在正常人身上不会致病的细菌、病毒等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会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因此,艾滋病病人很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而且症状没有特异性,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综合症。常见症状有:长期低热,短期内体重减轻十分之一以上、消瘦、乏力、冒汗、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艾滋病病人常见的肿瘤主要以卡波西氏肉瘤最多见,表现为皮肤出现深蓝色或紫色的斑丘疹或结节。除了卡波西氏肉瘤以外,其他的如淋巴瘤、肝癌、肾癌等也不少见。
六、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哪几个发展时期?各有多长时间?

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个发展时期:
(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
(2)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可达15年以上,平均5-7年。
(3)艾滋病发病期。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人。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

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一般6周到6个月,平均为3个月。
七、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联合国对预防性病和艾滋病,提出了“ABC”的原则。这一原则不光适用于艾滋病,对预防其他性病同样有效。A代表Abstinency,意为“禁欲”,要完全禁止可能有些难,那就退一步,做到“节制 ”,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B是Be faithful,意思是“忠诚”,换成现代语言就是要做到一夫一妻制或是有固定的性伴侣,不要和陌生人发生性关系。C就是Condom,即安全套,这是最后一步。安全套对于防治性病和艾滋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正确使用,有效率几乎是 100%。
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这里的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包括:
(1)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等。

(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其他可以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病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女性怀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九、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
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1)食物、饮水、空气;(2)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同在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以及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3)礼节性亲吻;(4)礼节性拥抱;(5)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6)公用马桶、浴缸;(7)蚊虫叮咬;(8)纸币、硬币、票证。
十、为什么不能歧视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参与和合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常见的歧视行为有:随意泄露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工作单位及生活史;将病人和感染者的病情、个人生活状态作为谈话资料,渲染或猜测,严重伤害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病人家属提供社会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等;蓄意对病人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语言和行为,包括故意破坏他们的财产和生活用具等;以不正当理由强迫患者家属搬迁或无理限制其行动自由。
十一、红丝带的含义:
X5FEX1U%24%24MZ_63CUC_H.png)
红丝带的由来: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
红丝带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十二、青少年在防治艾滋病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在艾滋病毒感染者中,70%以上是青壮年。要阻止艾滋病的蔓延,青少年应是主力军。
艾滋病很重要的一个传播途径是通过性关系感染,而青少年正处于性活跃期,混乱、随意的性行为,不洁性关系,容易使艾滋病在这一群体中扩散。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必须学会洁身自爱,不随便与人发生性关系。事实上,只要婚前保持贞洁,婚后夫妻彼此忠诚,没有婚外性关系,艾滋病毒是无法通过这一途径使自己患病的。
艾滋病的另一感染途径是血液传播,而这也与青少年密切相关。我国当今吸毒者已接近百万,与艾滋病感染人数是同步增长的,而吸毒者也大部分是青少年。吸毒的人为了追求更直接更满意的效果,大多会发展为静脉注射毒液,但吸毒者经济窘迫,或者毒瘾发作迫不及待,常常是多人合用一个针头和注射器,这就为艾滋病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所以,青少年要预防艾滋病上身,把住这两道闸门是关键。
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别的感染机会,如果不注意卫生,很可能在自己麻痹大意中惹病上身。不少人总认为自己一不吸毒,二不乱搞性关系,不会感染上艾滋病。其实不然,马路上就有艾滋病传染源,若不小心也会传染上。
(1)有爱美的女孩买了耳饰后,就在街边小店扎耳朵眼,这是极不卫生的,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试想,那些小店有严格的消毒措施吗?如果前一个扎耳朵的人有艾滋病,其工具没有消毒,又给下一个人扎耳朵,那就很容易将病毒传播给别人。因此,建议爱美的女孩,扎耳朵眼还是应到正规的美容院或医院去。
(2)马路牙医也容易成为艾滋病毒的传播者。在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经常有一些无证牙科人员摆摊设点,他们多数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所用的器械从不严格消毒,一把钳子多人共用。如果他给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拔完牙,接着再给他人拔牙,后来者很容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有的青少年图省事,随便找街头牙医拔牙补牙,这也是很危险的。
(3)近几年,马路理发随处可见。有些过往行人经常光顾这些“马路天使”,又剃头又刮脸。殊不知,这些理发刮脸从业人员使用的刀剪只管使用,不消毒,谁能担保前来剃头刮脸者没有艾滋病毒感染者?这些刀具一旦刮破了艾滋病患者的脸,就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别人。在这里,还要提醒男孩,不要和别人共用剃须刀,因为很难避免在剃须时出血,就难以杜绝艾滋病毒通过此途径传播。
由此可见,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青少年除了严防毒品和在性方面做到洁身自好以外,还要慎防马路上和其他场所的艾滋病传染源,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艾滋病蔓延的时代里。